新闻中心
复旦大学“相伯讲堂”系列学术活动第九期成功举办

2025年10月31日上午,复旦大学“相伯讲堂”系列学术活动在江湾校区二号交叉学科楼E1006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承办,特邀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带来题为“CryoSeek: A structure-first paradigm for biological discovery”的前沿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马兰院士主持,校内外300余名师生现场参会,现场反响热烈。

报告以“结构生物学的分辨率革命”为脉络,颜宁教授结合个人学术生涯与团队多年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了结构生物学从X射线晶体学到冷冻电镜(Cryo-EM),再到冷冻电子断层扫描(Cryo-ET)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其团队始终扎根学术前沿的探索轨迹。在晶体学时代,她带领团队率先解析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结构,填补了该领域数十年的研究空白;进入Cryo-EM时代,团队聚焦真核生物跨膜蛋白,系统解析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等关键蛋白的原子分辨率结构,为理解疼痛信号的产生与传递提供了关键分子基础,也为靶向离子通道的镇痛药物研发指明了方向。

面向结构生物学的未来方向,颜宁教授重点分享了团队在Cryo-ET领域的创新探索——提出“CryoSeek”研究范式,利用该技术挖掘生命“暗物质”:通过捕捉生物大分子在天然状态下的动态构象,团队已成功解析多种具有高阶组装特征的糖质分子高分辨率结构,突破了传统技术对糖类、脂质等复杂分子结构研究的局限,为探索生命体系的未知结构打开新窗口。

整场报告风格风趣幽默,颜宁教授将复杂的结构生物学原理与前沿成果转化为生动易懂的讲解,既引发生物学领域听众的深度共鸣,也吸引非生物学专业师生积极参与。互动环节中,现场师生围绕“跨膜蛋白结构解析技术瓶颈”、“CryoSeek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等问题踊跃提问,颜宁教授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同时勉励青年学子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与进取心,敢于挑战未知、突破创新。

报告尾声,颜宁教授通过影像展示了深圳医学科学院的校园环境与科研平台,并表达了与复旦大学在结构生物学、医学转化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的期待。此次“相伯讲堂”不仅搭建了校内外学术交流的桥梁,促进了科研思想的碰撞融合,更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创新埋下伏笔,为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发展注入新动能。